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張家界旅游網首頁>>城市概況>>張家界文化
張家界文化
(五)工藝美術 【織錦】 又名“西蘭卡普”, “土花鋪蓋”,為土家族傳統工藝品之一。它是土家族姑娘在特制的木質織機上以棉紗為經,棉線、五彩絲線為緯,手工提花織成。早在漢代,土家織錦就曾作為方物進入漢王朝宮廷,唐宋以降,一直綿綿不絕。20世紀中葉,土家族織錦曾漂洋過海至歐美等國巡回展出,也先后在日本、東歐等國展出,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贊賞,并作為禮品,被我國領導人贈送給外國首腦及政府官員。土家織錦以其質地厚實、堅韌,色彩鮮艷,格調古樸,流暢生動著稱。其圖案花紋眾多,以直線,幾何形圖紋為主,講究對稱平衡。歸納起來,大約有8類:(1)花草圖案,如大白梅、小白梅、金勾蓮、梭羅樹等;(2)鳥獸圖案,如臺臺花、虎腳跡、陽雀花、鳳凰花、西蘭鳥等;(3)生活圖案,如船形花、桶蓋花、豆腐架、粑粑花;(4)幾何圖案,如單八鉤、十字格、雙八鉤;(5)天文圖案,如滿天星、月亮花、太陽花、天狗花;(6)地象圖案,如澤羅馬、巖墻花、千丘田、涼亭花;(7)吉祥圖案,如雙龍搶寶、雙鳳朝陽、喜鵲鬧梅、龍鳳呈祥;(8)字花圖案,如福字花、祿字花、壽字花、喜字花等等,共有120多種。土家織錦舊時多用作被蓋,為土家姑娘必備的嫁妝之一。它色彩鮮麗,經久耐用,雖經百年仍完好如初,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家織錦也多用來用為枕巾、沙發墊、桌圍、壁掛、提袋、旅游用品等。如今它已遠銷歐、亞、美、澳四大洲,成為全人類共同喜愛的工藝佳品。【挑花】 又叫十字繡。是土家族姑娘在直紋平布上,按照布紋的經緯十字交點用與底布色相反的線挑成圖案。由于它不需織機,工藝也遠比織錦簡單,只要著意構圖,精心挑制就能創造出風味獨特、情韻別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許多土家族姑娘在長輩指點下,從小就養成了挑花的習慣。在轉角樓的閨房里,或在溪流邊洗衣石旁,或勞作間歇的桐子樹下乘涼時,或在走親訪友時姑娘們相聚的場合,都可見到土家族姑娘們隨手一針一線的挑花情景。土家族姑娘挑花,在選料配色作圖上,一般習慣采用三種方法。第一種是選青布或藍布做底布,配以紅色或青絕色線,挑成各種多為幾何圖形的圖案紋樣。第二是選用白色底布挑刺黑色花樣。第三種是長幅挑花。挑花圖案紋樣有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還有各種花、草、蟲、鳥、魚、龍、竹、樹,還有“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傳統圖案。【繡花】 土家語叫繡花為“卡普查”。土家族繡花的方法,一般先將要繡的花用紙剪成花樣,貼在繡花底布上,然后照著紙樣用絲線繡制。繡成之后,絲線便把底樣蒙蓋在里面了,圖案略略突出,視之有立體感。繡花,往往要把底布糊得厚實一些,加紙襯或者布襯,使底布硬實平整,保證繡花效果。精巧致的繡花,大都表現在姑娘們的繡花鞋上,也有用來做服裝花邊或角花、胸花、枕頭蓋、童帽和繡花荷包等等。土家刺繡在配色上有自己的講究與習慣,一般喜歡選用青、藍、大紅等深色布料做底布,圖案紋樣的繡線則多選淺色,或者相反,底布花用淺色,而繡線選比較強烈的深色,兩種用法的結果可以使繡制作品顯得質樸逼真,色澤鮮艷生動,對比強烈,給人以喜悅吉慶的美感。土家繡花多取材于花、草、蟲、魚、鳥、獸、竹、樹等物或者繡“龍鳳呈祥”、“鳳穿牡丹”、“鯉魚跳龍門”、“鴛鴦戲水”、“喜鵲鬧梅”、“鷺鷥踩蓮”、“仙鶴松濤”、“壽桃仙翁”等等傳統圖案。【刺繡】 根據古墓出土的帛畫和刺繡等實物,可推知刺繡工藝在中國至少有2000~3000年以上歷史。從周代至魏晉,繡物已普及于朝野上下。始載于《書·益稷》:“黼黻、締繡”。《疏》:“畫者為繪,刺者為繡。”周氏天子所穿的冕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崇彝、藻火、粉米、黼黻、締繡等十二章花紋,是用畫或繡的方法制成。《史記·貨殖列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自漢以后,刺繡工藝達到很高水平。唐宋之時,繡技日進,凡花卉翎毛、山水、人物均可成繡。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絲線,吹葭六琯動飛灰。”至元稍衰,明清復興。始用于家庭繡品,如煙袋、香包、枕套、臺布、靠墊、鞋帽、衣裙等生活用品邊飾,以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后用于廟宇中的神佛繡像,菩薩龍帳、寶蓋、長幡、蓮座以及桌圍和戲裝等刺繡花紋。歷代宮殿陳設,各種官服,均須刺繡。其技法過去用稀針、手針、側針、拉繡等傳統針法,現在又發展創造出滾針、游針、扇形針、網繡、鎖絲、刮絨、戳紗、納錦、鋪絨等新針法,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繡品色彩鮮艷明快,紋里層次分明,針腳嚴謹勻齊,光映度強。刺繡分補花、數花和裝花三類。補花即繡花,多為先畫后繡或用剪紙底面繡。數花即挑花,一般白底黑線,采用十字針按織物經緯刺繡而成。裝花又叫牽花或扯花。先畫好圖案,后用針鉤出輪廊,講究對稱。刺繡均以五顏六色絲線,制作出蟲鳥花草、故事人物、吉祥如意等圖案,裝飾美化生活。桑植刺繡,建國前鄉間多于城鎮。建國后,隨著機織、針織物的大量引進,日漸減少。“文化大革命”中,作“四舊”禁止忌用。80年代,縣婦聯、民貿等部門,建辦湘繡工藝廠(場),發掘恢復刺繡生產,工藝水平大有提高。大庸(今永定區)流行的挑花繡花,分為:室內裝飾(枕頭、帳簾、門簾、窗簾、被面、凳墊、桌布等);衣著裝飾(頭巾、蒙帕、手帕、領邊、衣褲邊、鞋墊、襪底、鞋幫、板帶、鳳尾虎頭帽、嬰兒涎水兜、綁腿、圍兜、坎肩等);工具裝飾(煙袋、錢包、書袋子彈兜、針線包等);行李裝飾(包袱、搭褳、傘褲等)。挑繡內容豐富,有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等。挑繡針法有:挑、勾、掛、繡、卡、扎、套、填、壓等九種。解放后,土家挑花藝術得到政府重視。1957年,王家坪鄉張玉梅的挑花圍兜,曾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的美術工藝品展覽。1982年,挑花圍兜、鞋墊、挑花手帕、頭帕,參加省工藝美術作品展覽。1983年有四件作品參加全國在廣州舉行的工藝美術展覽。1985年有24件作品參加日本展出。張家界芙蓉時裝廠將挑花藝術挖掘整理,融入現代意識,制成麻布繡衣,產品出口到加拿大、美國、西德等市場。【印染】 土家族民間印染工藝十分獨特。先把十張一疊的白紙用豬血浸泡曬干做成紙版,再用刻刀在紙板上刻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這叫做“花版”。然后,將花版緊緊壓蓋在白布上,再涂上用石灰和豆粉調治成的灰膏,待灰膏干結以后,把布置入染缸浸泡,浸透后撈出,氧化十余分鐘,又放回染缸浸泡,這樣反復五六次,才能染好。把染好的布涼干,然后用刀削去灰膏,印花布就制成了。浸染時,全都用冷染,不必加溫。染制出來的印花布可以是藍底白花,也可是白底藍花,還可以雙布印花。這種土法染制的藍印花布,色澤單純厚重,樸實大方,耐久不褪色,而且保持一種植物的天然芬芳之氣,作為衣著決不損傷皮膚。藍印花布染成后,有的還要為它上光,方法是:把染制曬干的印花布放在弧形石槽內,上面壓一塊千斤重的凹形石滾。工藝師以手攀住頭上一根結實橫木,再用雙腳控制好沉重的石滾,驅其均勻地來回滾碾,開始時滾動緩慢,漸漸加快,使印花布在一遍又一遍地滾碾中,變得異常平整光滑。土家族人將藍印花布大多用于做被面、床單、帳檐、門簾、包袱、圍兜、圍裙、枕套、桌布、窗簾、褡褳等等,為土家族人的生活習俗增添了質樸天然的色調與韻致。【竹編】 張家界竹編主要為睡席、籃盤、曬簟、簸箕、篩籃、搖籃、背簍等生產生活器具。其中著名的是“桑植背簍”,品名多用途廣。有青年女子的“麗背簍”,打柴負重的“柴背簍”,做生意運鹽巴的“鹽背簍”,裝豬草雜物容積大的“胯皮背簍”,山區背負形如喇叭的“扎簍”等。趕場、走親時,男女老少都背它。鄉間幼兒多在背簍里長大。70年代,桑植麥地坪、劉家坪和沙塔坪等地蔑工,編制精美的“雙系眼眼背簍”,遠銷東南亞、香港等地,蜚聲海內外。【草編】 土家族人在勞動休息的間隙,從田坎地邊扯一把狗尾巴草,橫編豎織成毛茸茸的小狗,供大家賞玩。因而,土家族人從小就學會了草編的本領。編草把龍燈是土家族山寨少年兒童在春節間十分喜愛的一種玩具,把理得均勻的稻草一把接一把銜接編扭起來,編成長長的草把龍,肚子上插上木棍就可以“玩龍”了。用稻草編成草蒲團老年人坐的情形,在土家族人家里隨處可見,因為草蒲團軟和、透氣,冬天坐上不涼,夏天坐著不熱,所以許多土家族老人都有坐草蒲團的習慣。
關于我們 | 鄭重承諾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隱私政策 | 法律顧問 | 合作伙伴 | 挑錯有禮 | 支付方式 | 加入收藏 | 二維碼
湖南僅此一家蟬聯十次全國百強旅行社,是您的最佳選擇! 湖南華天國旅張家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z5z9.cn 200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張家界市子午路340號 Email:travel@okzjj.com 預訂付款
友情鏈接: 張家界客棧 張家界導游網 鳳凰古城旅游網 張家界會議會展網 張家界旅游攻略網 zhangjiajie travel
湘公網安備 430802020001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