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_99视频精品全部国产盗摄视频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网站_日本xxxx19视频

張家界民俗風情

張家界民俗拾貝

更新時間:2018-03-19 12:19:33 來源:互聯網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張家界市少數民族,從吃穿住行到婚喪嫁娶,從生兒育女,到娛樂活動,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舊志書上說:“民情敦樸,土厚而風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編修的《永定衛志》載:“楚風剛勁,其弊多流于憤激。永定隸在楚邊,俗尚淳樸,猶存中土之遺風。”又云:“男愿女樸,性勤稼穡,力專紡織……頗尚儉素。”從這些記述中,我們可窺見一斑。江蘇江寧府正元縣舉人金德榮,于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來永定縣任知縣,他考察民情風俗以后,不久便寫了《永定風土二十韻》,現摘抄七句,以供參考:

欲問大庸俗,崇山舜典祥。
自明天版籍,從古屬蠻荒。
地辟人煙少,天低鳥道長。
民惟勤稿事,壤本接仙鄉。
習愛師巫見,風偏尚禱禳。
族大崇祠宇,年豐啟道場。
畫船喧夏午,社鼓競春陽。

 

    這位縣太爺的韻詞寫得這樣,我們姑且不從藝術上評論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他切實寫出了當地居民的風俗民情。他是作了調查研究才寫的。對我們今天了解當地的習俗很有啟發、幫助。
這里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獨具特色的,內容又十分豐富,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俗海拾貝”,選一些突出的作簡明介紹

 

土家擺手舞

 


    土家族有一種優美、古老的舞蹈名“擺手舞”。這種舞蹈,一般從每年的正月初三跳到十七日止。在這段日子里,每天夜間都敲鑼打鼓,男女穿著盛裝聚集在擺手堂前,歡快地跳舞唱歌,并且一連十多天不間斷,熱鬧非凡,是土家族盛大的節日。

    “擺手”,土家人稱為“社巴”,正月初三至十七日這段時間稱為“社巴日”或“社巴節”,歷史上,土家人在各村寨都建有“擺手堂”和神廟。在神廟內,還供有土家族的祖先八部大王或土司王神像.每到“社巴節日”都有歌舞活動。這種調年擺手舞叫“社巴”也有叫“調年”的,有強烈的戲劇性,有故事情節,還有人物,它由拔普(公公)、拔帕(婆婆)、阿達與阿柯等男女老少集體在而舞。

    擺手舞的形式一般是這樣的:在擺手堂的中央高掛龍旗,四方點燈,由金童玉女給土家人用銅盆洗手,再從香火山取來神火,然后在龍旗下點燃3堆篝火。隨著3聲炮響,先由梯碼法師(巫師)手舉八寶銅鈴作前導,大家跟著翩翩起舞,徹夜不眠。

    擺手舞的主要動作在走路與彎腰時,擺動同邊手。擺的形式,一般分單擺、雙擺、環擺、花擺、插擺與擺七步等,因為擺得多,所以稱“擺手舞”。擺手舞,還分“小擺手”與“大擺手”。“小擺手”的規模的較小,形式與內容主要是模擬挖地、播種、薅包谷草、摘包谷或者是在田里插秧、扮谷、曬谷等多項農事活動,也有表現打獵或漁獵活動的。有些地方的“小擺手”舞也有表現吹木葉、接新娘等生活內容的。

    “大擺手”,主要是規模大,參加的單位往往是幾個甚至幾十個村寨,參加的人數也幾千人或上萬甚于幾十萬人的。“大擺手”的內容比“小擺手”豐富,除表現農事活動和土家人生活以外,還有表現軍事活動的。“大擺手”的形式,一般先由領頭人手執五彩布條做的“柳巾”指揮,接著是“梯碼”隊(由巫師組成)和鼓樂隊,同時,男女擺手舞隊也一起入場。這其中還有特別引人注目的披甲小旗隊(他們身披打花鋪蓋象征盔甲)。這支披甲小旗隊手執小花旗,顏色有紅有綠,有黃有藍,色彩艷麗,五彩繽紛。他們表演的內容與形式,主要是反映人類起源,先民軍事活動、部落搬遷等,舞蹈動作難度較大,為廣大土家人所喜愛。

 

毛古斯

 


    毛古斯,這是土家族最原始、最古老、最粗獷的一種歌舞。表演這種歌舞的人,全身上下裹稻草,腰纏稻草辮,前面還有一根用紅布包頭做的小圓棒。頭上也戴著由稻草扎成的草辮。領頭跳的叫“老毛古斯”,跟著跳的叫“小毛古斯”。其中一個扮演“古魯子”(類似騙子與歹徒),其余形象一般相同。演員們邊跳舞并發出“嗨嗨”之聲。舞蹈內容主要反映土家人古代原始生產斗爭,如打獵、捕魚等等。

 

社巴節

 


    “社巴節”——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有叫“調年”的),每年都在正月的初三到十七舉行(但有些地方也在三月舉行)。在節日里,姑娘們穿上節日盛裝,小伙子背起鳥槍大刀,老人們帶著孩子,背著水酒、獵物,都紛紛擁向擺手堂,這時奏起深沉的鼓樂,燃起三堆篝火,放三眼炮與鳥銃,吹起冬冬喹,熱熱鬧鬧,翩翩起舞。

    “社巴節”既是土家人男女老少的全民節日,又是青年戀愛的良好機會,他們對歌,跳舞,成雙成對,各擇伴侶,巧配佳偶。

 

四月八


    “四月八”(即農歷四月初八日)是土家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土家人都在自己的家里墻(板)壁上,貼上用朱砂寫的帖子,名“毛娘帖”,說是貼上這種“毛娘帖”,就可以驅趕毛蟲。帖子內容有:“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不回我家。”所以,這一天又稱:“佛誕日”。

    四月初八這一天,相傳還是牛王菩薩的生日。這一天,牛不耕田耕地,要休息,還要喂好的飲料給牛吃,還要擺酒肉敬奉“牛王菩薩”。這一天,許多農家還給牛梳毛篦虱,打掃牛欄,以表示對牛的愛護與敬佩。

    四月初八這一天,如遇上是“辛卯日”,土家人又要摘取瓜果豆夾,用來祀祭禮祖先與田神,以示請祖先與田神嘗新,保佑年成好,預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六月六

 


    農歷六月初六,相傳是明洪武六年原慈利安撫使(后任湖廣理司)覃后(土家族)的遇難忌日。

    覃后是大庸茅崗土司,于明初發動農民起義,遭到朱元璋所調集的三個“侯級”將領的鎮壓。覃后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后來初他女婿朱思濟出賣,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被朱元璋于農歷六月六日“凌遲”處死。(按:凌遲即剝皮)后來土家人民為了紀念他,緬懷他的功德,便于這一天,家家翻曬衣物(俗稱“曬龍袍”,又叫“覃后曬皮”),有除難消災之意。

 

土家姑娘哭嫁

 


    土家姑娘出嫁的時候,有的未出嫁前兩個月就開始哭了,長的兩個月,短的也有十天半個月。哭嫁,不僅是一種離別感情的傾訴,同時也是一種聰明才智的顯露。對一個姑娘來說,會不會“哭嫁”,哭得如何,對她的名聲、身價都是很有影響的。有些土家姑娘剛滿十二三歲,便開始學“哭嫁”。有些父母看女兒學不好,還請不會哭嫁的大娘當老師,教她哭。到了十五六歲,還邀些姑娘伙伴躲在吊樓上“試哭”,互相教哭。有些姑娘除在家學“哭嫁”以外,還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機會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藝,商討“哭嫁”辦法,比試“哭嫁”本領,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眾!

    哭嫁歌是土家人民長期以來集體創作的歌詞,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內容有哭爹娘、哭姐妹、哭哥嫂、辭祖宗的,也有哭嫁奩、罵媒人的,還有哭上轎、哭梳頭、哭戴花的,歌詞長達一千多行,哭得感情真摯強烈,音調悲切感人,句式自由靈活,語言生動樸實,生活氣息很濃,充滿著父母愛,兒女情,一旦放聲哭,恐怕鐵石心腸也會被感動得潸然淚下。

    在這里,我們挑選幾段與大家共賞:
1、哭爹娘:

我的疼兒的爹哩,
我的疼兒的娘呵!
今天的日子嘛,
要分開來要分離,
叫兒若樣想得開?
叫兒若樣舍得離?
我牙齡沒定根,
怎樣離雙親?
我的頭發沒長長,
怎樣離爹娘?
2、哭哥嫂:
我的哥嫂呃,
我的嫂嘍,
妹是一根無蔸藤,
上無葉子下無根。
凡間世上不公平,
同母所生幾樣命,
哥是黃金貴又重,
妹是燈草賤又輕。
我若是你小兄弟嘛,
兩間房屋我有一間,
兩根柱頭我有一根,
我的哥呢,
我的嫂呢,
桔子好吃要剝皮,
兄妹好坐要分離。
無能無志的妹妹要去了,
千斤擔子你們挑,
要照看爹來要照看娘,
要照看老來要照看小,
缸里無水替妹背,
灶里無火替妹燒,
六月太陽替妹曬,
臘月雪水替妹撈……
3哭姐妹
好姐妹,
今天的日子攏了堆,
沒有你們笑,
沒見你們鬧,
沒見你們唱,
沒見你們跳,
先前的容顏全變了,
分離的時候快到了,
飛散了,飛散了,
往日的情誼忘不了。
同住娘家十七八,
一口水井喂養大,
上山同路去砍柴,
園中同把麻來刮 ,
碓房同春糯谷米,
閨房同燈來繡花,
哪曉得呀,
姐妹今天要分手啦……
4、罵媒人
門坎被你踩矮了,
被你吠啞了,
碗被你舌頭舔缺了,
院壩被你腳踏成窩窩了,
屋檐被你眼睛把瓦片望落了,
樣樣好嘗的你都吃了,
吃了,嘗了,就騙我爹娘,
吃了,嘗了,就來逼我離家鄉!

 

婚慶

 


    土家族男女青年的婚姻是很自由的。過去雙方通過跳舞唱歌,表達感情,挑選情侶,一旦相中,只要得到“土老司”應允,便可當場訂婚,然后立即擇選良辰佳日結婚。在過門的時候,也不收彩禮,只要新娘袖系一根紅絲線,由于受封建婚姻的約束,也興起了包辦婚姻,不過仍保留著本民族的習慣。

    土家婚娶,一般分幾個階段,即:求親、踩屋場、定婚、取八字(即將女方生庚時辰寫下交男方)、送日子、女方蒸戴花酒、男方娶親等。所謂求親,就是男方拿著茶(一塊薄肉)和糖到女方家求親。如女方收了禮,這門親事便有了七八成,如拒收禮品,就說明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媒人也不用再登門了。所謂“踩屋場”,就是到男方家看家事好不好。如男方家境女方看得起,就在男方家吃飯。臨走時,男方還要給女方送禮,名曰過“打發錢”。所謂“定婚”,就是男方求婚,取得女方同意以后,由男方找人抬著“臺盒”,送禮品(一般是肉、魚、酒和衣服等)給女方,女方則將生庚八字用紅紙寫上交給男方取回。取得“八字”以后,就算正式定婚了。所謂“送日子”,就是男女請陰陽先生選擇配偶佳期,然后將良辰日子由媒人帶著禮物送到女方家里。如女方同意結婚日子,便請木匠打家具,男方要送情,還要給木匠“封利事”(送一筆小錢)。與此同時,女方便趕做布鞋,辦嫁妝,積極準備結婚。所謂女方“蒸戴花酒”,就是女方家辦酒席迎候親朋好友向女方祝賀。所謂男方娶親,就是備辦酒席娶新娘進屋。結婚這一天,有許多規矩和禁忌。比如女方要“哭嫁”,要“開臉”(用線扯眉毛與汗毛),要“上頭”(由發辮梳成發髻)等等。男方娶親到女方的那一天,還要舉辦“攔門禮”,雙方禮官還有一套禮詞對話,然后才由男方拜見岳父母,喝酒、吃飯,然后才讓新娘“上轎”,而上轎,又要在新娘前后拋撒竹筷、撒五谷,意取兒孫滿堂,五谷豐登。新娘上轎后,由親兄弟捉著轎杠推拉三下,以表示新娘離開娘家時的難舍難分之意。

    花轎抬到男方大門口時,由一人在花轎前宰殺雞公,名日“避煞”,即表示避邪的意思。“避煞”之后,便牽引新娘下轎,來紅燭高照的堂屋里,由“禮官”呼喊拜堂,先拜天地,后拜雙親,再夫妻對拜,拜畢即入房。入房時新娘新郎都要搶坐床,據說誰先坐床,即由誰來當家。坐床后,雙方還要喝“交杯酒”。

    夜里,要“鬧新房”并且三天三夜不分大小,家族及賓客老小都可參加。這個“鬧”字取得很好,它意味著嬉戲熱鬧之意,大家可以鬧著要新郎新娘抬“抬茶”,即用長方形茶盤或調盤抬,也可以用長毛巾抬“繃繃茶”。用長毛巾抬“繃繃茶”,需雙方特別用力將毛巾拉緊,否則,茶杯會掉。如新郎新娘抬不好,就只好取香煙糖果招待大家,以此來滿足大家的要求,這樣“鬧新房”也方可罷休。

    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還要給長輩“敬蛋茶”,送新鞋地,長輩則要給新娘過“茶錢”。

    新婚第三天,又興“回三朝”,就是新郎新娘帶著禮品回娘家省親,并于當晚趕回。臨行時,父母要語重心長地教育夫妻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還要過一筆“打發錢”。

 

土家吊腳木樓

 


    土家族愛群居,愛住吊腳木樓。他們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戶。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屋,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今天,土家人住的吊腳樓已大變樣了。許多村寨有了電,還有了廣播和電視。

 

修屋上梁拋粑粑


    土家的新修房屋,在上梁時,興拋粑粑,以表示慶賀之意。內容與形式是這樣的:立屋上梁的這一天,親族好友送匾額送紅布,敲鑼打鼓放鞭炮。正式上梁時,還請兩名“歌師”手端茶盤,提著酒壺,搭著木梯,沿中柱一步一步往屋梁上攀登。要上一步梯極,講幾句贊詞。當快要到達屋梁時,就講一通贊頌之詞,然后拿出兩個大粑粑,問主人家是要富還是要貴,主人說富貴都要,歌師說賜你“富貴雙全”,將兩個大粑粑拋下。主人家接過粑粑以后,又拋一些小粑粑,算是招待看熱鬧的人。這種形式就叫做“上梁拋粑粑”。

    等粑粑搶過以后,歌師一步一步走下梯子,又講一些贊詞,這樣上梁才宣告結束。

 

蒸“竹米酒”與“挖周”


    土家族生兒育女叫“添人進口”、同樣有許多“禮興”。如女方婚后懷孕叫“有喜”,孩子生下后要“報喜”。所謂“報喜”,就是做丈夫的要拿紅蛋,提雞給岳父母過信(報喜)。如生男孩要提公雞,如生女孩要提母雞,孩子出生三天,做外婆的要親自給外甥洗澡,還要送去衣物等東西。

    “添人進口”以后的第一件喜慶之事就是“蒸竹米酒”,以表示慶賀。這一天,親族及好友要送錢祝賀,做外公外婆的更要送被褥、衣服,鞋帽和紅糖雞蛋等東西給外孫,有的竹織搖窩也送。孩子滿一個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回來時,外公外婆還要送“打發錢”。

    孩子滿一周歲時,又要慶賀,名日“挖周”。

 

做“道場”唱“喪歌”


        在武陵源一帶,人死了叫做“百年歸壽”。這是被當做一件喜事來做的,故民間有“白喜事”之稱。但因親人悲痛,便舉行多種形式的悼念活動。如:人死后,要請道士“開路",人殮后要給死人蓋紅色“壽被”,親族好友送香紙、送祭帳,前來靈前與遺體告別。家底好些的,還要做三天至五天“道場”,家里比較貧窮,做不起道場的則請人唱“喪歌”(又名“壽歌”),內容主要是唱死者的生平事跡和“二十四孝”等等。

    安葬時,兒女要抱靈牌,披麻戴孝,親族好友還要送喪上山,直至掩埋完畢才歸。滿七天以后,還要請道士為死者“印七”,要七天一次,要做三至五次才完畢。

 

信仰與忌諱


        在舊社會,土家族人民一般都敬菩薩,祭祖先,家家戶戶在堂屋里建有“神龕”,用紅紙在中間寫上“天地君親師位”,兩邊則寫上“家奉佛神香火,某氏歷代祖先”(“某氏”即姓什么,寫什么,這里不是指哪一家一姓而言,故用“泛指”而代之)。生下小孩如患病,便要許香愿,等小孩子長到1歲或3歲時便請來巫師“捉嬌”,晚上還要唱戲,名曰“還儺愿”。

    如遇天干蟲荒,便打醮求神,邊舞龍燈邊潑水,祈求龍王爺降雨。舊社會許多村寨都建土地廟,五谷廟,人們經常來這些小廟里燒香敬神,祈求最神明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土家族平常也有忌諱,但是多的忌諱就是在春節前后這一段。比如,古歷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以后,不準在房前屋后挖土,認為這時動土不吉利。到了三十晚上這一天,又亂挖亂好,于是家家戶戶起陽溝,打掃衛生,搞得干干凈凈好過年。

    二十四日還要敬灶神。吃團年飯時先要敬祖宗,擺肉擺酒,燒香紙,磕頭作揖。團年飯除暈菜外,還要配青菜與白菜,吃青菜,取它的諧音“清泰平安”,吃白菜同樣是取它的諧音“百事順利”等等。吃年飯時半夜起床辦飯,天不亮就開始吃,說是頭吃頭亮。吃飯不能泡湯,否則會垮田 勘 。過年只能講吉利話,不能說病、死等一些不吉利的字眼。

    大年初一,家家貼上對聯:“出門大吉,對吾生財”。還有“初一不出門,初二拜丈人”的規矩。如出遠門,還要請人看日子,說是“七不出門八不歸,初九出門空手回。”出門時看見喜鵲是好事,看見烏鴉不吉利。挑擔子的扁擔婦女不能從上面過,否則也會認為背時,洗澡分大小腳盆,男人洗大的,婦女只能洗小的。婦女懷孕以后,家里東西不能隨便搬動,房前屋后不能隨便動土,墻上和板壁上不能釘釘子,也不能用刀剁門坎,等等,說是違反了這些規矩會造成孕婦流產。

    如家里人在外面兇死(如被殺、摔死、打死等)的尸體不能抬進屋,因“紅頭老千”進屋,子孫會兇多吉少。而且也不能同病死、老死的人埋在一起,應單獨安葬。以上一些信仰與忌諱隨著科學文化知識的提高,現在已越來越少了。

 

苗族“接龍舞”


    苗族同胞,有一種非常古老的舞蹈——“接龍舞”。“接龍舞”的歷史沿革是這樣的: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苗家住在“果朗”(太陽)山上,山上樹木茂盛,大杉樹,十人圍不攏。山上的莊嫁也長得很好,包谷(玉米)象牛角,小米象馬尾巴,棉花白云朵朵,生活非常富裕,家家豐衣足食。

    然而,好景不長,“長毛鬼”看到人間生活富裕,便起了嫉恨之心。他唆使雷公趕走了龍,從此,苗家人的生活便苦了,年年天干,莊嫁旱死,人畜連喝水都十分困難。沒有辦法,他們只好拄著拐杖上山求雨,求雨不成,唯有接龍回來才行。于是,苗族人民想龍、盼龍,每年都于二月二、六月六或九月九舉行“接龍”儀式,載歌載舞。這就是苗族“接龍舞”的來歷。

    “接龍舞”首先由“龍師”手捧瓷碗作前導,接著是數名代勾(男童)分不兩隊,手持紅綠兩色條旗,走成龍形,還有紅衣老司(巫司),手舞司刀,揮動柳旗,一路上驅趕“長毛鬼”,隨后而來的是一群群的瑪汝黛帕(年輕美麗的姑娘,一般一群分為八人、二十八人、四十八人與八十八人不等),穿著艷麗的花邊衣,花邊裙,花邊鞋,還打著花邊傘,拿著花邊手帕,頭上盤發辮,戴銀飾,胸前配戴銀質“長命鎖”,翩翩起舞,旋轉花傘,接龍降雨。他們的舞蹈動作有:敬天神、盼龍回、龍翻身、龍穿衣、龍搶寶,然后就是接龍入龍門,拋粑粑。這時候,苗家的桐皮長號、包谷銅鑼、嗩吶、牛角、大鼓等各種樂器都一齊奏響,還伴隨著吹木葉、唱苗歌等等,是最熱鬧的時候,表示龍接回來了,苗家的生活又好了。它反映了苗族人民對未來幸福的憧憬與追求。

 

趕秋


    “趕秋”,這是苗族人民的一個富有傳統色彩的節日。時間一般在每年八月立秒舉行。這一天,苗族人民,男女老幼都去參加,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秋場,不僅是老年人和兒童們活動的天地,同時也是男女青年對歌跳舞與談情說愛的場所。趕秋也是進行集體貿易與物資交流的好機會。

    “趕秋”節的來歷是這樣的:相傳是有一個英武善射的苗族青年,名叫巴貴達慧。這一天,他出外打獵,見天空有一只雄鷹,便舉手一箭,箭起鷹落了。他去拾鷹,不料卻是一只繡花鞋,他想找這個拋秀花鞋的姑娘,可就是找不到人,沒辦法,他便設計了一種大秋千,同時可坐八人打秋千玩耍,取名“八人秋”。“立秋”這一天,他就邀請大家來打秋千。不料,就在打秋千時無意找到了拋繡花鞋的姑娘,她名叫黛帕。他們一見信物(那只繡花鞋),便彼此產生了愛戀之情。他們通過對歌形式,青年男女要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便都來“趕秋”。這樣,苗族的趕秋節也就慢慢傳開了,而且越趕越熱鬧,越紅火。

 

白族“仗鼓舞”

 


    “仗鼓舞”,是白族一種古老、獨特、剛勁的民族舞蹈。它流傳于白族地區。武陵源一帶的白族同胞都非常喜歡這種舞蹈。

    相傳,有一年白家人正準備過年,打糯米糍粑,突然闖進強盜搶劫。白家人用木杵做武器,與歹徒展開英勇頑強的搏斗。經過一陣激烈的戰斗,歹徒匆忙脫逃,因此,白家人高興得揮動木杵又唱又跳。就這樣便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木杵舞”。后來,經過世代流傳和演變,便漸漸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白族“仗鼓舞”。

 

苗族的服飾

 


    苗族的服飾一般是簡樸的,自種棉麻自紡紗,自己織布自縫衣。只是繡花用的五色絲線與襯底的綢緞是買來的。苗族男子,穿對襟衣,外面套個小背褂,腳上打綁腿,頭戴花格絲帕,腰上圍寬腰帶。女子的服飾比男子講究。服裝講究繡花滾邊,頭戴絲帕,前低右高,堆積成螺形、橢圓形。顏色也是青白兩種。苗族婦女特別喜歡銀飾,頭上、手上、胸前都配有各種圖案與各種花紋的銀飾,趟起路來,叮當作響,五光十色,格外注目。

 

苗族花帶

 


    心靈手巧的苗家姑娘不僅會繡花,會紡紗織布,還能紡織各種圖案的花帶。

    織花帶,據有關史書記載:“南蠻斷發紋身,以示與龍蛇同類,免其傷害。”原來,苗家姑娘織花帶是為了防蛇傷身,所織花帶以假亂真,其花紋形同蛇樣,使蛇誤認為是同類,使人不受其害。怪不得本書作者在苗家做客時,曾聽到一個美好的傳說:在古代,因居住在苗嶺山區的人經常遭受毒蛇的傷害,便有一個美麗聰明的姑娘想出了一個辦法,她見蛇遇同類便迅速離開,就仿照蛇的花紋編織了約一寸寬的一種花帶。這種花帶平時上山纏在身上,如遇毒蛇就取下花帶對蛇一擺弄,這樣毒蛇見了以為是同類,便迅速離開了。這個辦法很靈,使許多苗家人免受了傷害。自那以后,苗族織花帶也就一代一代傳下來了。苗族花帶經代代相傳,越織越快,越織越美,它由原來單一的為了防止蛇傷發展到現在的多種用途,如作為青年戀愛的信物,饋贈親友的禮品,也用于提包的背帶和一部分家具的裝飾等等。花帶的圖案紋樣也越來越豐富了,有表現吉祥與愛情生活的,如《雙喜臨門》、《五谷豐登》、《鴛鴦戲水》等,也有表現花卉的,如《秋菊》、《蘭草》等等。苗族姑娘編織花帶的工藝也有進步,以前織一根花帶,要幾天,現在,只見她們手拿一根牛骨針(也有用銅針與銀針的),如流星閃爍一般,揮針走線,一根一米長的花帶很快就織成了。

    苗族同胞特別好客,他們很講禮貌,重感情、守諾言,待人誠懇、憨厚樸實,不虛偽。他們歷來主持正義,扶正斥邪,路見不平,撥刀相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斗畫眉(斗鳥)


    斗畫眉(又叫“斗鳥”),是湘西山區土家族人民最喜愛的文體活動之一。本出作者曾幾次到永定區沅古坪、謝家埡、紅土坪一帶親臨觀陣,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斗鳥會開始,先由當地養鳥能手手提鳥籠往中心會場樹上一掛,接著各路“能手”相繼到場。鳥籠一下便掛滿會場。這時“養鳥能手”(一般都是當地有名望的老人)宣布斗鳥會正式開始。隨著揮動手勢一聲喊,只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鳥語四起,嘰嘰喳喳,男女老幼,一齊觀陣。斗鳥能手,各尋對頭,畫眉一紅眼,便各自猛樸,你抓我啄,廝殺四起。這時候,一些能手、愛鳥如子的人便用“秘語”命令畫眉“打箍頭”(即啄對方的頭),“打摜嘴”(即啄對方的嘴巴)、“辮牽牛”(即用嘴拖對方肚皮)、“雙龍奪珠”(即啄對方的眼睛),如此等等,一直廝殺得筋疲力竭,難解難分,方由裁判定輸贏。斗勝的畫眉在籠子上掛彩披紅,并賜芳名,如“鳥中王”、“通山虎”等等。

    據養鳥能手們介紹,一般能斗善打的畫眉都是“黃臘嘴”,“牛筋腿”,“剪刀翅”,“扇子尾”。這些鳥一啄就幾千嘴。除畫眉鳥以外,他們還飼養八哥、錦雞、竹雞等鳥。這些養鳥人愛鳥如子,日夜看護,鳥籠不離人。他們出門帶鳥籠,進屋扶鳥籠,真是籠不離身。做到了鳥生養鳥,鳥死葬鳥,鳥葬祭鳥。養鳥人說:“一人養鳥,青春不老,一家養鳥,百事都好。”

 

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出處不詳,請作者與本站聯系。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