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張家界旅游網首頁>>城市概況>>張家界經濟
張家界經濟
(二)傳統生產 【犁】農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種傳統農具。鐵木結構,由犁轅、犁底、犁箭、犁口組成, 犁身通常較短,兩面翻土,適用于山區及丘陵地區翻田翻土之用。一般用畜力(耕牛)牽引,只 須將耕牛用繩索與犁身相連接,人手扶犁柄,即可翻土。大庸(現張家界市)平原區所用的犁, 犁身較長,單面翻土;與平原相同。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推廣過新式步犁和“雙輪雙鏵犁”3500 多部,因為笨重,不宜山區耕作而報廢。境內迄今仍多用傳統的畜力犁。 【耙】是農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種傳統的耕作工具。通常有三種,一是鐵耙。耙齒,耙架 全為鐵制,通常寬1.3米,方釘齒13個。二是鐵木結構耙。其耙架系木,耙齒為鐵制,耙寬為1.3 米,方釘齒也為13個。三是木耙。多用于水田,其耙齒、耙架全部為木制,耙寬為2米,耙齒15 個。耙的作用是將用犁翻過的土壤粉碎、耙平,同時也具有清除雜草、疏松土壤的作用。耙多用 于稻田。 【鋤】農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種傳統耕作工具。鋤的廣泛使用,一方面表明,湘西目前農 業的實際生產力水平還普遍低下,另一方面鋤的存在又與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鋤有三種,一 是挖鋤,寬約8厘米,柄長100厘米,重約1公斤,主要用于翻土開荒;二是鏟鋤,寬約14厘米~ 16厘米,柄較長,重約0.5公斤,一般用于鋤草、鏟田埂、中耕;三是小鋤,主要用于栽種蔬萊 ,寬約3厘米~4厘米,重約0.3公斤。 【碓】生活習俗中的一種普遍使用的木石器具,主要用來舂米。其結構為:(1)碓嘴,為鐵鑄 制,套棒安于碓桿上即舂頭。(2)碓桿,為一粗大木頭制成,長約2米,頭部安華嘴,尾部扁平, 供踏踩之用。(3)碓翅,距尾端0.6米許。(4)碓叉,為厚石片制成,分插于地面,頂部成凹槽狀 ,便于安放碓翅。(5)石臼,大型立方體,中空為近似于倒圓錐形,用于盛放谷物。臼與地面平 ,使用時,人用力踏碓,使碓嘴高翹,借其碓桿自身重量和下落的加速度,以撞擊石臼中的谷物 。多用于舂米或其它物品。《廣雅》;“滴,碓也。”《方言》亦載;“碓梢,謂之碓機。”桓 譚《新論》:“桿臼之制,后世加巧,因借身重以踐碓,其得十倍。” 【扮桶】農村自古沿用至今的一種收獲水稻的農具。通常為正方形,用木材制成,手握稻束于 桶壁摔打,可四個方向脫粒。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推廣人力打谷機,60年代扮桶逐漸減少。到 70年代基本不用扮桶脫粒。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扮桶又陸續出現在田間。到1988 年有95%的農戶重新使用扮桶;同年桑植縣用扮桶脫粒的占40%-50%。該縣廖家村區4個鄉用扮桶 的占85%,廖家村妖溪洞等3個村全部用扮桶脫粒,其他偏僻的山區亦有部分農戶用扮桶。 【戽盆】農村傳統的灌溉工具。有的地方稱戽斗,形如水瓢,竹制品。盆口邊栓上四根綜繩, 繩索長短依提水高度而定。操作時,兩人用手各執兩根繩索,對站于水源兩旁,著力一致,一舀 一送,一盆一盆地將低處的水往所需要的高處舀送。是農戶常備抗旱工具。 【打杵】土家族地區長途運載過程中的一種支撐重物的工具。其形成“丁”字狀,長約1米, 其橫梁約長26厘米,頂部扁平,一般用杉木或其它泡木制成,亦有選呈丁字形樹枝作成的。打杵 隨身攜帶方便,既可作拐杖,又可作歇息時的支撐架,背負重物時夾于腋下,休息時,將打杵立 于地,背簍擱其上即可。 【千擔】土家族地區生產勞動中的一種運載工具。其功能類似于扁擔,但卻比扁擔用途更廣。 其形狀為圓形木棒,形體光滑(多為杉木棒),長約2米余,直徑約9厘米許,一端削尖,用以穿 插物件,一端用刀刻有深痕,痕跡處系一粗繩(也有兩端都削尖的),繩分兩端,合系于其腰部 ,即成為背帶。山里人用其挑柴草,或挑稻草麥秸。因稻草麥秸體積龐大而輕,用干擔分插于兩 端,可運得更多。若山路狹窄,千擔不便換肩,則又可以以粗繩為背帶,將柴草一捆捆穿起來背 負,亦十分簡便。又,舊時千擔還是土家人防身練武的器械,故十分受土家小伙子們的喜愛。 【背桶】土家族地區一種木制的運水工具。其形扁圓,杉木板制就,高約1.3米,上大下小, 桶身每隔尺許箍有竹篾或鐵絲,其有輪箍四到五輪,其腰和底部系有背帶二條,寬寸余,多為棕 絲或麻線編就。內外皆用桐油漆過三次,不滲水。專用于日常取水或運肥,取水者名“水背桶” ,運肥者名“糞背桶”,形制相同。 【石磨】由兩片圓形石塊組成。上厚下薄。其結合面均開鑿八方之陰陽齒,下其船較大,長約 6米,寬約2米,多無船篷和船艙,為楓木或其它耐潮濕之木料制作。主要用于運送河兩岸的過往 客人。平時無洪水季節,船上無艄公,只在河之兩岸碼頭邊立一石樁或鐵樁。舊時系一分蔑纜繩 ,渡船頭尾各立一根木樁,用竹圈將樁與纜繩相連,以免水將船沖走。過渡時,人在船上用力拉 扯纜繩,船只即隨水滑行。又船兩端有環,環上多系草繩,草繩亦掛于纜繩上,若船在彼岸,只 需拉動草繩,其船便會被拉過來,十分方便。若洪水暴漲,則需艄工擺渡,但舊時不收船錢。 【竹笠】用竹篾編織而成,雙層,中間夾油毛皮衣者稱為“頂篷”,中間夾草葉者,稱為“葉 殼”,頂圓形,其直徑大約1米,用于農耕生產中遮雨。還有一種,則用細竹篾編制,其形為圓 錐形,笠內有竹編或藤編的帽圈,以便頭戴,雙層竹篾中夾以棕絲,稱“棕絲頂篷”,用于遮陽 ,為出門旅行或上街趕集時的頭飾。 【蓑衣】一種傳統的農耕雨具,為棕片縫織而成。長約1米,呈展翅燕形,背寬約0.4米,無領 、袖,于兩翅與腰處各用一細小棕繩系之,以便披于背上。蓑衣不僅用于防雨,更在于背負重物 時作墊背,以減少背籠與衣服的摩擦,同時可保護背脊不受損傷。 【潦箕】廚房用具,主要流行于龍山、永順、保靖等縣。近似橢圓形半瓢狀,內空,用竹篾破 成細條狀,以較窄的竹片為骨,精心編織而成。其功用在于蒸甑子飯時,待米煮至半熟之際,將 米從鍋中撈出,用潦箕盛好,以瀝干水滴。舊時每逢重大節日,潦箕便成為土家人不可或缺的用 具。 【擂缽】一種用以搗碎物體的小型石器。其由兩部分構成:一為擂缽,為青石(石灰巖),中 空,整體如碗狀,即小型的石臼;一為擂錘,為圓柱狀石頭,底部成半球形。使用時,將需要搗 碎之物置于缽中,手持擂錘。用力搗擊即成。 【搬架】又稱柴馬架、羊角馬架,一種古老的運載工具。先選兩根叉角相似的硬木樹枝,用刀 削光滑,再用鐵絲或分篾將兩根樹叉捆牢,使分枝長約0.6米,兩叉中部(即分枝處)橫架長約 0.3米的硬木。削扁作軸,系于分枝處。它相當于扁擔的功能,兩根樹叉的長約0.6米,再放至火 炕上炕干,定型,即可使用。用其載物時,只需將物放于兩叉之上,層層堆好,負者以叉之軸作 扁擔,以肩扛之,以一手扶胸前之叉柄,以防貨物晃動。休息時,兩根叉柄拄地即可,繼續運載 時,因叉柄撐起了一定的高度,便十分省力。搬架結構簡單,制作便利,且堅實耐用,輕便省力 ,成為土家人山地運載的常用工具。 【旱碾】一種用于碾稻谷成米的木石器具,因其動力主要依賴人畜之力,故名之。缺水的山寨 ,多用之。其結構為;(1)碾盤,為一大型石輪,邊沿較中間為薄,中心有圓形石孔,以穿碾臂 。石輪直徑為1米余,可以靈活滾動。(2)碾臂,用粗大的木頭制成。一端連于碾軸上,一端連于 石輪。(3)碾軸,舊時用粗大木頭制就,其下部安于大型木座上,可靈活轉動。(4)碾槽,用石制 成,先用若干條形青石,中部鑿成梯形石槽,上寬下窄,再將其組成一個環形,其直徑約3米。 (5)碾座,為兩層,上層安置碾槽、碾盤等,下層安置碾軸。使用時,用牛拉動碾臂,作圓周運 動,帶動碾盤沿碾槽周而復始的滾動,槽內放入需碾物,即可。 【水打傘】利用水力作為動力用來提水或加工農副產品的傳統機械裝置。選擇水量較大、水頭 低之處修建。砌一拱洞,拱洞上裝碾槽,拱洞內裝一個與將軍柱相連的傘狀承水裝置(直徑一般 為2米~2.5米);并浸入拱洞中,拱洞開兩口,根據水流向而定,即為開水閘和排水門。使用時 ,將水門抽開一定程度,使水力以旋渦流勢沖準傘狀承水裝置之艙,受水勢沖力,則傘鼓旋轉, 帶動碾滾加工各種農副產品。解放前,水打傘在溪河隨處可見。爾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水輪 泵、水輪機相繼興起,水打傘逐漸淘汰。至1988年邊遠山區僅有部分農戶使用。 【水打鼓】山區用水力作動力的傳統加工工具。在水流落差3米~4.5米處砌渠蓄水,壩下筑拱 洞一個,洞口向外,留下眼門,砌一外坎,將大木鼓(直徑一般為2米3米)橫穿一木軸,嵌入馬 拱橋內,木鼓周圍裝32至48塊瓦形木葉片;軸一端裝木齒與碾槽中心將軍柱木齒相咬合,將軍柱 上端再斜伸一力木,與石滾相連。開碾時,打開水門,利用水力落差,沖動木鼓,撥動木齒,隨 即石滾旋轉,倒入谷物或油籽,日碾量800多公斤。20世紀50年代以來,逐步裝置水輪泵、水輪 機,除加工、提水外,還用于發電。 【龍骨車】亦稱龍骨水車。山區傳統的農用灌溉工具。全木結構。由龍骨、車葉、尾輪、車筒、 車架五部分組成,主體是一木制的長 槽,槽中架一塊與糟寬相等的行道板,槽上端裝一大輪軸, 下端裝一小輪軸,一條由若干龍骨板 葉連接而成的長鏈環繞在行道板的上下面,龍骨葉的長鏈 環在槽的上端繞過大輪軸,下端繞過小 輪軸,大輪軸安放在岸上;小輪軸安放在水中,大輪軸 裝上拐木或手柄,人腳踏拐木(或手搖木 柄)旋轉,帶動龍骨板葉和下端小輪軸,即可把低處 的水通過行道板水槽提到高處而達到低水高 灌的目的。龍骨車有手搖與腳踏兩種。進行提水作 業時,一般為2人至4人操作。新中國成立前, 凡稻田面積多,水源條件較差的地方,農戶一般 都有備用。到了60年代末,隨著各種動力抽水機 械的廣泛使用,龍骨水車大部分被淘汰,少數 偏遠山區仍有使用。 【吸水筒】吸水筒是農民專用的一種人力灌溉、提水工具。新中國成立前在農村廣泛存在。吸 水筒用楠竹制成,筒長據吸程而定,筒徑以大為好,筒內穿通,內筒一端安一木制活門,另做一 個以布片捆扎的木制活塞與手柄拉桿相接,在吸水時,將裝有活門的一端淹沒于水中,人的雙手 緊握上手柄,用力反復一拉一推,使低處的水通過活塞不停地上下運動而水不斷地被吸往高處灌 田。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提灌機械的大力發展,原來的絕大部分竹吸水筒已被鋼管所代替。 【桑植斧頭】又稱桑植月斧,也有稱作“三斤半”的。有兩百多年生產和銷售的歷史。暢銷川 、鄂、黔、桂等省及省內各地。相傳清代康熙末年,桑植鐵匠朱子遠首創該斧,從此,師徒傳授 ,從無間斷。傳到嘉慶年間的魯鐵匠手里,制作技術有所改進,斧頭上鐫有“魯義咸”牌名。到 清代末年至民國年間,桑植蔡家峪鐵匠張作元制作的斧頭,質量極好,他將手藝傳給兒子張球仁 ,從此產量和銷售都擴大了。張家鐵匠所產的斧頭,先后采用“張義咸”,“張千和”為牌名。 解放后,其后人張虎祥參加了手工業社,1958年轉到機械廠,仍從事斧頭生產。從1956年至1981 年,桑植斧頭產量達152,000多件,產量最高的1980年達1.5萬多件。其中以鐫有“張千和”牌 號的為傳統精品。 【秧宗】白語“戛紫”,意為在一起栽秧。白族地區的一種農耕生產習俗。白族村寨子栽秧季 節以村為單位,自愿組成“秧宗”,以相互幫工。每個秧宗均推舉一人為“秧官”,負責組織本 秧宗各戶栽秧事宜。下田時,大家要抬著掛滿彩球、紅花、金銀首飾的四方旗(即秧旗)插在田 埂上,吹奏嗩吶,唱《栽秧調》。其中安排一個人手提銅鑼,以調節和督促插秧的人。若有人插 得太慢,持鑼者則在其后緊敲銅鑼,以激勵其奮勇趕上。“秧宗”組織是一種臨時性的,當秧插 完后,自行解散。有的地方還有搶秧旗的習俗。若來不及準備秧旗。就派出強壯青年乘人忙于栽 秧時將秧旗搶走,如果在三條田埂的范圍內旗被奪回,即算搶旗失敗,否則旗主也不能再追,到 晚上,秧旗會恭敬地送回。 【散紫】白語音譯,即插秧結束。白族地區農耕的生產習俗。“散紫”,亦包含著解散“秧宗 ”(見“秧宗”條)的含義。當秧栽完以后,以秧宗為單位,或以村寨為單位,大家約定日期舉 行。屆時,大家都聚集于本主廟或龍王廟,大伙合資買豬宰殺,以祭本主或龍王。每戶分肉一份 ,每份肉中都須兼有豬的各部位的肉。然后以戶為單位向本主或龍王祭獻供品,獻畢,就地野餐 ,痛飲而散。有的地方則舉行盛大的游行活動,人們舉著秧旗,秧官騎馬前行,后跟隨著化妝成 漁、樵、耕、讀角色和打霸王鞭的隊伍,表演豐富而有趣的節目,最后再到本主廟聚餐,自始至 終都充滿著歡樂的節日氣氛。 【草樹】草樹非樹,為農民貯藏的稻草。在離房屋20米遠近處,立一高約3米余的樹樁,將田 邊地頭曬干的稻草繞樁(樹)一層層地堆放,草尖向內,草稈向外,這樣層層堆放,直至樁頂或 就便選大小適當的樹,最上一層用草系住樹樁,即成。草樹成圓柱體,如北方之糧囤。這種堆草 之俗,既可以為耕牛準備過冬的飼料,又可以使村莊干凈整潔,減少火災,且草樹上的稻草,無 論烈日風霜,大部分都保存完好,用草時,只需一把把抽出,既方便又安全。故在農村中盛行。 【砍火畬】一種原始的生產方式。一般在秋冬季節選一片草木繁茂之山坡,將山上樹木砍倒, 春播時節,放火燒山。經火燒后的山坡,草木灰厚,肥料充足,宜于種植農作物。山民們用鋤頭 從山腳向山頂方向挖穴點種或由山頂撒播種子(一般玉米點種,小米、蕎子撒播)。種一年或二 年后,再轉移別處。此種耕作習俗,起源甚早,宋人許觀《汞齋紀事》載:“沅湘間多山,農家 樵植粟,且多在岡阜。每欲播種時,則先伐其林木,縱火焚之,候 其成灰,即播種于其間,如是則所收必倍,蓋史所言刀耕火種也。”清乾隆年間《辰州府志·風 俗》亦載:“辰地山多田少,農民刀耕火種,方春砍雜樹,舉火幡之,名日剁畬火,熄及播種, 其田收獲恒倍。” 【放木排】其主要任務是將木材運出山外出售。其法:(1)扎木排。冬季將需要運出的木材砍 倒,剝去樹皮,曬干,待來年春末夏初之際,山民們將木材運至酉水河灘上,即行扎排。每一張 木排須選出6至10根粗大的木材作“底木”,每根底木的大頭一端鑿空一孔,用一較粗的硬木棒 為軸,將其一一拴住,再用鐵絲或竹篾、野藤將其一一系牢。底木的腰部,再綁一粗硬木作“橫 梁”,使排身緊湊堅固。每隔1.3米,鋪一層木材,有的鋪至六七層,每層再用鐵絲系牢。最后 ,在排頭上用木三根,兩短一長,短者為柱插于排頭兩邊,長者為梁架于立柱上。梁上安一張棹 ,形似船槳,與排身平行,以此梁為軸可左右搖動,以撥正木排的航向(也有在排頭中間插一樁 ,以系棹的),再備竹篙或木篙一只。(2)祭河神。舊時,因山區河面較窄,水流湍急,河流曲 折,又多暗礁,故常出事,放排工們(稱“排客”)在上排前,均須焚香奠酒,以祭河神。屆時 釘雞一只,以雞血淋于第一張木排之排頭棹上,以避邪氣,老排客率眾人跪于河灘,默禱良久。 (3)放木排。一般每張木排由一人駕駛,每次多則十幾排,少則五六排。第一張木排的排客須選 經驗豐富,身強力壯者駕駛,負責整個排隊的運行航向,若途中有遇麻煩者,大家須合力相助。 從祭神到上木排,均不許婦女圍觀,人們亦不得大聲喧嘩,以免觸怒河神。放木排時,排客要分 開雙腿站直,身子前傾,雙手緊握排棹,兩眼直視前方,認準灘頭甬口,魚貫而行。 【燒窯炭】俗稱“燒雜炭”。先須挖好炭窯,形如磚瓦窯、再采伐山中雜木,將其砍成1米余 長,置于炭窯中,燜燒而成。這種炭粗,質量好,發熱量高,多上市出售。亦有燒制專用木炭的 ,如打鐵、鑄鏵等,需用專用樹木,如板栗木、松樹木燒成。也有用杉木、泡桐木、柳樹木燒的 炭,專用來制火藥,其燒制法與燒窯炭同。 【插秧酒】湘西土家族地區民間習俗。插秧第一天,稱開秧門,主人要請幫工插秧者宴飲一頓 ,賓主要相互說吉利話。主人講:“多喝一碗酒”,答:“多打一擔谷”。除此之外,主人還 要偷偷在大田中間埋一壇甜米酒,當插秧者幸而發現了這壇米酒,不僅要邀請插秧者喝干它,且 這壇酒還被視為吉祥物,它預示著插秧者一年大吉大利,也同時象征了五谷豐登。又過去主人要 采油桐樹葉,包裹魚肉,給插秧人,每人一包,名日“鮮包子”,表示年年有余(魚),主人家 的秧苗不會少,同時有祝福之義。清代土家族詩人的《竹枝詞》言:…栽秧插禾’(指布谷鳥) 滿山啼,正是栽秧插禾時。口唱秧歌騎秧馬,晚來還帶鱧包歸。” 【插灰秧】土家族地區農業生產習俗。土家族地區山多田少,其中有一部分是“雷公田”,土 地比較瘠薄,秧插進田中,很久才能“轉青”,故形成了“插灰秧”這一習俗。插灰秧,土家族 又叫“插洛洛秧”。即先用草木灰摻和人畜糞或枯餅,用腳踩拌成泥狀,插秧者用木盒或插秧船 閘(小型木船)裝載肥料,每插一株秧苗前,都須將秧苗根須粘帶一些,一并插入田中,土家人 稱之為“安蔸肥”。用這種方式插的秧,速度雖然較慢,但卻有利于秧苗發蔸,達到增產增收的 目的。苗族、侗族等其他民族亦有這種生產習俗。 【年成】土家族地區一種生產習俗。主要是根據對天文氣象的觀察來預測來年的年成豐歉及六 畜的飼養前景,如正月和冬月不宜有雷聲。諺云:“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 月秧起節。”意為正月打雷,會有春澇春旱交替的氣候,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又“雷打冬,十 個牛欄九個空”。意為冬月打雷,來年會有牛瘟疫和奇寒氣候影響農耕生產,這種占卜年成的生 產習俗,大概是受漢文化影響的結果,因為舊時湖南漢族地區普遍存在這種習俗。 【小秋收】當秋收后,土家百姓習慣于復收復撿糧食、桐茶籽,以及采挖野生植物、野生藥材 等,俗稱為“小秋收”。其內涵可分為:(1)復撿復收。主要指撿拾地里掉失的糧食(稻谷、玉 米、黃豆、紅薯、馬鈴薯)、油桐籽、油茶籽等。(2)采挖野生食物,主要為上山挖野葛根和 蕨根,將其洗凈搗碎,漂洗,過濾,取其淀粉,以補一年的糧食不足。也有采摘野生果子,以待 客人。(3)采挖野生藥材。主要是挖百合、土茯苓、白芨、麥冬、半夏等藥材,以換成錢,貼補 家用。 【雷公田】所謂“雷公田”,即在山坡無水處開墾或用石塊混土壘出的梯田,因其全靠雨水澆 灌,故名“雷公田”。開田需用石塊砌成墻,砌的方法是“蓑衣巖”打基礎(即底層寬大然后逐 層靠坎收縮,像縫制蓑衣一樣),再用巖石填墻心,外用大型石塊砌墻身,可保成百上千年不壞 ,且防水功能極佳。但每年春耕季節,如遇雷雨天氣,縱然是三更半夜,人們也須冒雨出門,在 田邊地角上掛起燈籠,以搶水犁田,并巡查田坎是否有漏水之處,以便及時堵塞。 【大庸土靛】用蓼藍土法制作的染料。其生產在舊中國的湘西地區非常盛行。過去家庭自制土 布即用土靛為染料。大庸(今永定區)生產土靛,歷史悠久,清康熙二十四年編纂的《永定衛志 》,就有記載。民國年間,農民種植蓼藍較多。主要產區在大庸(今永定區)的大坪、沅古坪、 羅水等地。抗日戰爭爆發以后,洋靛無貨,于是本地土靛暢銷,農民栽培蓼藍積極性高,獲利較 多。1944年最高產量曾達到萬擔。抗日戰爭勝利后,洋靛再度進入市場,土靛銷路受阻。解放以 后,土靛又逐漸為國產化學染料所代替,其生產日益減少。到了1950年只有250擔。1951年據縣 工商部門調查,每畝土靛生產和加工成本共為21.49元,每畝產值48.80元,折中等大米564斤, 出售后,可獲利相當于大米242斤,高產時可獲利折合大米400多斤。 【牛角掛紅】土家族人視牛為神,相傳是違犯天庭條律的星宿,貶到人間贖罪,故而對其十分 敬重。當不得已要賣牛時,賣主須在牛角上扎紅布,俗稱“掛紅”,以酬牛的功德。掛紅時,紅 布上要纏繞紅線、白線,俗稱“長命線”,以祝牛之長壽,并祝日:“四蹄端正,水草通行”; “耕田田興,耕地地興”等。買主第一次牽牛回家時,須從正門進屋,主人牽牛在院坪上轉三圈 ,表示正式成為家庭成員之一。然后新主人右手持牛繩,左手提水壺,用清水淋牛頭、腰、尾, 且祝日;“左手淋頭,自去自回;左手淋腰,快快長膘;左手淋腳,四腳端正;左手淋尾,五谷 豐登。”祝畢,牽進牛欄。 【卜豬與擇豬】土家族地區養殖習俗。土家族人視豬為天賜的“農家寶”。養豬是否興旺,是 土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十分重視。每年出欄賣豬或宰殺年豬時,主婦要在豬欄里燒香紙 ,并呼喚三聲:“要回來還債呀!”殺年豬時,要視豬血的多寡來占h明年的“血財”(因養豬 所得的錢財)好壞。且年三十除夕夜,要燒一個大柴火蔸,以祈求明年的豬更大更肥,同時不準 小孩從柴火蔸上跨過,以免沖散“財氣”。買豬時,要選好豬,諺云:“討親要看丈母娘,買豬 要看尾巴長。”選豬方法多,具體有六法:(l)選吉日。即按“豬相圖”選吉日買豬。“耳日” 與“尾日”可買,“口日”、“舌日”不宜買。諺云:“耳尾風吹長,口舌必遭亡。”(2)選潲 路。看豬吃食的姿勢,聽吃食的響聲。豬吃食時發出“泡泡泡”的聲音,且擺尾,渾身抖動者, 即為好豬。(3)選豬頭。看其頭大尾小嘴短者,不宜選嘴尖長,頭上生“旋”的。(4)選頸。豬的 頸要向前伸,不要選縮頸豬。(5)選背肚,背要寬,肚要大。(6)選腳。諺云:“前腳站得開會吃 潲,后腳站得開肯長膘。”選好豬仔后,進屋時,屋門口要燒堆火,捧著豬進屋時,從火上跨過 ,俗稱“過火八百斤”。豬過欄后,視豬拉屎撒尿,拉屎有財氣,撒尿會失財。另外還有對豬欄 的修建,土家人也要請道士架羅盤看“煞氣”,擇“雙日”破土動工,且豬欄要用楓木,豬才會 “風”吹夜長。裝豬欄桿時,木匠和任何人都不得跨過欄桿,要不然豬就會啃欄,關不住。豬欄 修建完畢,主家要以酒敬木匠,木匠也要說:“這個欄里豬要長三百斤。” 【牛欄】“牛欄”主要養牛,亦有養羊者。牛欄的形式如一簡陋之茅屋,用四根松木為柱,柱 上搭“人”字木架,柱頭之上方有寬厚的木板作枋,鑿榫相連,其頂蓋以茅草,其底墊以粗厚之 木板,四周橫木以為欄。正面之橫木可以拆下,以作牛之進出口,牛欄長約5米,寬約4米,高約 2米余。一般建于坪場之側面。“精圈”主要養豬,亦有養羊者。一般建于茅坑之上。處于民房 的后面。 【豬圈】亦有四根立柱,前兩根高,后兩根低,立柱上從高至低各搭一根斜木,用木柱相連, 其上蓋一斜面茅草,亦有蓋瓦者,其上敞開,下裝粗厚木板;四周用厚木板橫裝,有門無窗,門 旁置一大石槽以喂潲.豬圈不用鐵釘,鑿榫相接。其長約3米,寬約2米,高約12米。常常有人家 在靠門柱上貼有一紅紙條,上書:“姜太公在此,有豬不賣,”據說此可以避豬瘟。 【刀耕火種】一種原始的耕種方法;是落后社會生產力的表現。湘西自治州各縣、張家界地區 、懷化地區皆不同程度地存在此耕種方法。湘西境內農民種“火畬地”,古籍中稱之為“畬田” 。即用利刀砍倒柴草灌木,將其曬干;焚燒后,播種小米、油菜、包谷等。不施耕耘,成熟即收 獲。產量很低。據《中國農史稿》載,這種刀耕火種的畬田,早在8世紀中葉,就蔓延于上起三 峽,經武陵,包括湘贛五嶺以下。又據《新唐書·南蠻傳》載:唐代,五溪山區(指令湘西一帶 )的民族,生產不以牛耕,種畬田;每歲易地。這種刀耕火種的畬田,經民國,直至20世紀60至 70年代,到80年代也有存在。據桑植縣統計,1961年至1963年,全縣砍火畬近7萬畝。 【火巴洋芋】即馬鈴薯。種植“火巴洋芋”,先要選一片較平坦的山地。將其柴禾雜草砍倒曬 干,再將柴草堆成條塊形狀,上壓適量泥土點火焚燒。火熄盡后,即用鋤頭挖窩,再將洋芋種切 開,切面沾火土灰,種于窩中。無需澆水上肥鋤草,只等收獲即可。由于草土灰重,故產量要高 出一般土地的2至3倍以上。又,土家族還有種“罐罐洋芋”的生產習俗,在田地里選好耕地,壘 成畦,再挖土窩,每一窩注滿人畜糞,再將洋芋種種下,上蓋一層火土灰,這樣種的洋芋產量也 比較高。舊時,洋芋是部分土家族人的主食,故其種植經驗較豐富。 【鳴鑼驅獸】土家族保護莊稼的一種生產習俗。土家族世居山地,禽獸眾多,常損害莊稼。白 天,多在田邊地頭扎茅人以嚇禽獸;入夜,則必須上山地守護。其法,于地邊大樹埡上或石崖上 搭一茅棚,備獵槍一支,銅鑼一面。入夜時分,圍繞山地四周燒火堆,驅放獵犬巡山護守,人則 于棚中鳴鑼吶喊,或鳴放獵槍,或燃放爆竹,直至天明方歇。借以驚嚇野獸,以護莊稼,此俗一 般從農歷五月中旬起,至農歷十月收獲完畢止,在此季節,山間篝火閃爍,犬吠聲聲,鑼聲槍聲 此起彼伏,間雜人聲吶喊,頗為壯觀。明清之際《溪州竹枝詞》云:“溪州之地野豬多,三十六 灣多巖苛。春種秋收都竊食,土人無奈鳴銅鑼。…‘路陡山高林又深,野豬結伴猴成群,通宵不 斷熊熊火,顆粒回家更苦辛。” 【十八女兒杉】土家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植樹習俗,又叫“栽喜樹”。舊時,土家族家庭中 若生下女孩,做父親的要在屋后邊的山上栽一些杉樹苗(椿樹亦可)。栽時要先焚竿祝祭山神土 地,訴說栽樹之緣由,并請神守護這些新栽的樹苗。從此,這些樹林即成了青壯年男子的禁地, 不能隨便進入,更不準進林中拾柴條,否則主人會大為憤怒的。待到女兒長大嫁人之時,這些樹 林就成了做嫁妝的上等材料,故名“十八女兒杉”。近年來,這種風俗有所改變。不僅生女兒種 杉樹,就是生男孩的家庭,亦開始種起樹來,只是種樹前不再祭山神土地了。
關于我們 | 鄭重承諾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隱私政策 | 法律顧問 | 合作伙伴 | 挑錯有禮 | 支付方式 | 加入收藏 | 二維碼
湖南僅此一家蟬聯十次全國百強旅行社,是您的最佳選擇! 湖南華天國旅張家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z5z9.cn 200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張家界市子午路340號 Email:travel@okzjj.com 預訂付款
友情鏈接: 張家界客棧 張家界導游網 鳳凰古城旅游網 張家界會議會展網 張家界旅游攻略網 zhangjiajie travel
湘公網安備 430802020001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