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qū)概況——交通郵電(二)
第二節(jié) 公路 清代以前,境域交通以便道和溪河為憑靠,陸路運輸均為肩挑背負,故民謠稱:“山高路窄插云霄,千年扁擔壓斷腰。” 民國時期,境內開始修建公路。一條是湘川公路(長沙至重慶),境內線段自瀘溪梅子山起,經(jīng)瀘溪、吉首至花垣茶洞入川,全長179.59公里。此路段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由湖南省政府湘川公路工程處負責邊測邊修。時在瀘溪、乾城(今吉首)、永綏(今花垣)、保靖、古丈、永順、鳳凰等縣征用民工施工近39萬多個工日。矮寨路段,高差達440米,用15道“之”字線及1座天橋跨越,總長6公里,其險峻為當時國內公路所罕見。全線施工人員多時達3萬余人。死于工地者200余人。次年7月,全線正式通車營運。另一條是吉銅公路(吉首至銅仁),其吉首至乾州段于民國二十六年3月動工修建,6月竣工,長8公里。總計民國年間修建公路共2條、長187.59公里。 新中國成立后,湘西行政公署遵照湖南省“關于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重點發(fā)展公路”的指示,積極開展公路建設。1951年3月至1952年3月,保靖至永順公路建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湖南省內新建的第一條公路。1954年,中共湘西苗族自治區(qū)委員會制定“重點興修,分期整修,組織群眾,民辦公助,盡快實現(xiàn)縣縣通公路”的建設方針,開展公路建設。至1959年初,全州有干、支線16條,通車里程1043.85公里,較1949年增加857公里,實現(xiàn)了縣縣通公路。嗣后,公路逐次由縣城向區(qū)鎮(zhèn)、人民公社輻射延伸,至1962年,新修公路186公里。國民經(jīng)濟調整時期,堅持“先整修,后營運”的原則,改建公路310公里,新建公路352公里。 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初期,公路建設受到干擾,但各族人民仍堅持修路。1970年,花垣縣實現(xiàn)“社社通公路”。1977年,中共湘西自治州委提出“先普及后提高”的方針,掀起新的筑路高潮。至1980年底,全州公路5343.3公里(達標4111公里),為1949年的28.57倍。80年代,執(zhí)行“修養(yǎng)并舉,以養(yǎng)為主”的方針,一方面提高區(qū)、社(鄉(xiāng))公路技術等級,一方面續(xù)建通社(鄉(xiāng))公路和邊遠山區(qū)斷頭路。“六五”期間,修建公路89公里。從1985年起,國家實行以工代賑扶貧,安排湘西自治州交通建設項目物資折價計幣5312.8萬元,至1988年,新修公路55條(段)、624.39公里,改造公路37條、429.85公里。 “八五”期間,州內公路建設繼續(xù)得到以工代賑扶貧支持。1993年后,州境交通基礎建設的指導原則是:重點改善交通主骨架、主動脈,拓寬公路主通道,提高縣鄉(xiāng)公路技術等級,為治窮脫貧夯實基礎。期間,新增公路13條、202.22公里,改造公路92.02公里。截至1995年底,經(jīng)省驗定州管養(yǎng)的3598.67公里公路中,國道2條、429.7公里,省道4條、307.8公里,縣道36條、1289.8公里,鄉(xiāng)道98條、1571.37公里。其中四級以上公路2153公里。 “九五”期間,全州累計完成投資9.22億元,新修等級公路173.81公里,新修橋梁2093.3米、45座,新修水泥路19.15公里,公路砂改油134.6公里,完成公路大中修324公里,新修通村公路3361公里,新通行政村846個,行政村通公路率由1994年底的53.7%上升到85.3%。 2000年7月,州交通局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交通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5年)》,并以州政府文件向省政府呈報。《規(guī)劃》提出:從2001年到2015年的15年間,湘西自治州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思路是:突出干線公路升級改造,建設方便、快捷的進出州公路大通道,實現(xiàn)州內高等級公路網(wǎng)絡化;加快鄉(xiāng)村公路建設,改善港口、站場設施,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十五”期間,全州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機遇,以超常規(guī)的氣魄和膽略,工程總投資35.8675億元,按既定規(guī)劃,高起點、高速度、高質量地展開又一輪公路建設的大會戰(zhàn)、攻堅戰(zhàn)。至2005年底止,全州公路里程達9882.373公里,其中國道427.587公里,省道495.01公里,縣道1663.606公里,鄉(xiāng)道3977 75公里,村道3318.42公里。等級公路2344.66公里,其中二級公路171.65公里,三級公路395.69公里,四級公路1777.32公里。其余屬等外級公路。 一、國道 湘西自治州入網(wǎng)國道2條: 一條是廈門成都線(代號319),在州內為原湘川公路路段。新中國成立后,對此線路多次改建。1958年7月至1959年5月,截彎降坡,劈山拓寬。其中112K+850處回頭線,改成平面交叉的橫“∞”字形。瀘溪——吉首——花垣——茶洞各路段,分別于1973-1974年、1978-1982年、1983-1987年按三級公路標準改建,鋪裝油路。1981年,瀘溪站至梅子山路段,按四級公路改建鋪裝油路。“八五”期間,因興建五強溪電站大壩,水位升高,白沙(瀘溪縣新城)至洗溪16.68公里改建,于1995年底完成。319國道境域全長107.8公里(不含吉首市區(qū)至花垣三岔路口段)。其中三級公路96.2公里,均為油路面。 另一條是呼和浩特北海線(代號209),由鄂入湘,自龍山縣團結橋起,經(jīng)永順、保靖、花垣、吉首至鳳凰的石羊哨,進入懷化市,計334. 27公里(含吉首市區(qū)至花垣縣三岔路口70.38公里)。其中,永順——保靖57.29公里、吉首——鳳凰45公里、龍山——永順118.89公里、鳳凰——麻陽段中鳳凰段為9.7公里。此線分別于1951年3月至1952年3月、1955年9月至1956年9月、1956年3月至1958年2月、1965年9月至1966年3月建成。山嶺區(qū)線占全線長99.22%。自1974年后,多次進行改建和拓寬。1995年,全線長321.9公里,其中三級路207.9公里、四級路112公里、等外級路2公里,均為次高級路面。 修建高速公路,這是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夢。2003年9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湘西自治州召開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動員大會,拉開了湘西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該路主線全長223.7公里,其中常德境內71. 251公里,懷化境內102.505公里,湘西自治州境內49. 984公里;連接線13.7公里,其中吉首17公里;總投資111.8億元。湘西自治州段為國內資金建設,國家投資46.9億元,占總投資的42%,計劃2007年完工。常吉高速路是國家重點規(guī)劃建設的西部公路主通道長沙至重慶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是連接湖南省東、中部與西部地區(qū)的重要交通運輸通道,是國家和湖南省“十五”期間公路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自2004年3月25日開工以來,州境內14個施工標段全部進場,至2005年底止,累計完成工程投資19.2億元,除30標外,隧道、橋梁、路基工程基本拉通。此外,209國道吉首繞城線項目已于2005年12月正式開工;吉(首)茶(洞)高速項目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已批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吉(首)懷(化)高速已完成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評;張(家界花(垣)高速項目預工程可行性研究正在抓緊進行。 二、省道 1988年,州境內省道計有5條,即常(德)永(順)線(代號1801)、吉(首)大(庸)線(代號1828)、永(順)桑(植)線(代號1841)、風(凰)銅(仁)線(代號1867)、大(庸)桑(植)線(代號1835),1989年后大桑線屬張家界市域,州境內省道減少為4條。 常永線 1952年3月動工,全線投入勞力多時達2. 27萬人。卡門、洞坎河、青天埡等段工程艱險,筑路員工攀緣絕壁,腰系繩索,凌空作業(yè)。青天埡路段開鑿隧道31.2米。1953年10月,全線通車,境域長126.59公里。1959-1960年、1964-1968年、1977-1979年和1982—1984年先后進行加寬路面、改造橋梁和改建線路、鋪裝油路。1995年,永順境內路段68.8公里,皆為四級公路。 吉古線 吉首峒河橋至古丈56公里路段于1956年按簡易公路標準施工,1959年竣工。古丈縣城至羅依溪箭塘口21.6公路先后于1963-1965年、1968-1970年、1972-1974年修建、改建,1984-1985年整修。 永桑線 1956年按簡易公路民工建勤施工,1958年8月完工,全長63公里。復于1960年、1982年、1987年改造,鋪裝油路面。1995年,永順縣境線長49公里,其中四級公路10公里,三級公路39公里。 鳳銅線1956年6月至1957年3月筑就。后于1978-1979年、1983年、1985-1986年改建,鋪裝油路面。1995年,鳳凰縣境路段長32公里,其中三級公路10.1公里、四級公路21.9公里。 1998年12月1日,吉首至古丈羅依溪二級公路工程開工。該路全長61.7公里,全線按山嶺重丘二級公路標準施工,路面寬12米。至2000年底,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全線開放交通。該公路穿越崇山峻嶺,地質極其復雜,滑坡接連不斷,工程難度世所罕見。2002年12月26日,吉首至羅依溪大橋二級公路舉行通車典禮。此路是湖南省實施西部大開發(fā)十大標志工程之一,總投資5億多元。 2001年3月28日,張家界至羅依溪二級公路湘西自治州境內路段正式開工。全長91.508公里,總投資4.57億元,其中湘西自治州境內段長67.3公里,總投資3.58億元。2003年12月全線建成通車,歷時33個月,提前2個月完工,被省評定為優(yōu)良工程。該公路是繼吉羅公路之后湘西自治州的又一條高等級公路。廣大公路建設者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創(chuàng)造了一批精品工程,其中有湖南省目前單跨最大的中承式鋼管砼橋——王村特大橋,有湖南省目前公路橋梁密度最大的張羅公路酉水段,有位居湖南省公路工程光面爆破前列的河西邊山,有湖南省目前最高的T梁公路橋洗壁溪大橋,有造型別致的拱形骨架護坡和工藝精湛的青天坪隧道等。這條路與吉羅公路相連接,全線像一幅山、水、路、橋交相輝映的圖畫,徐徐展開,是湖南省的一條旅游黃金大道。它北通張家界機場,南抵銅仁大興機場,對湘西自治州擴大對外開放、拉動經(jīng)濟增長、促進旅游開發(f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3年11月28日,鳳(凰)大(銅仁大興)二級公路正式開工。全長30.793公里,其中主線長29.4公里。工程總投資2.3941億元。整個施工工期為3年。至2005年底止,已累計完成投資1.3588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56.76%,施工進展良好,完成路基等工程。該公路是連接湖南省與貴州省的一條重要干線公路,是湘西自治州及懷化市等地區(qū)通往銅仁大興機場必經(jīng)通道,也是張家界機場與銅仁機場相連接的重要一環(huán)。 三、縣鄉(xiāng)公路 20世紀50年代后期,在“全黨全民辦交通”的號召下,州內開始修筑各縣城通達重點區(qū)鎮(zhèn)、公社、礦區(qū)的公路,至1965年,42.5%社鎮(zhèn)通公路。1966-1976年,通公社公路廣為輻射延伸,全州有79.9%公社、鎮(zhèn)通公路。1977-1979年冬,每年全州出動八九萬個勞力突擊筑路。1980年,全州公社通公路率達95%。80年代,以改造提高公路技術等級為主,同時續(xù)建連接邊遠山區(qū)的州、縣際間的斷頭路。1986-1988年,以工代賑工程修通境內通往慈利、石門、沅陵、麻陽和四川、湖北邊區(qū)的10條公路,均為“硬骨頭”工程。 “八五”后期,新建公路轉向通村路。為實現(xiàn)中共湖南省委提出的1987年實現(xiàn)鄉(xiāng)鄉(xiāng)通公路和70%行政村通公路、2000年實現(xiàn)85%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標,湘西自治州交通局成立交通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民工建勤,民辦公助,修筑通村公路。1995年止,全州2657個行政村,已通公路的村占62.62%,縣鄉(xiāng)公路長度占公路總里程的83.7%。 “十五”期間,縣際公路建設穩(wěn)步推進。2001年11月27日,桑龍公路正式開工。該路起于龍山新城,止于張家界市桑植上河溪,全長49公里。公路為山嶺重丘三級,路基寬6.5米,總投資1.0816億元。2004年10月全面完工。項目實際累計完成投資1.2843億元。 針對州境內國、省道干線公路養(yǎng)護長期投入不足、車流量和超重車俱增、道路面網(wǎng)裂、坑槽、沉陷等病害嚴重的實際,在湖南省交通廳只安排132公里縣際公路建設計劃且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按照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自2003年后,利用銀行貸款,狠抓國省道干線公路的改造。州、縣市交通局、公路局搶時間,戰(zhàn)高溫,斗酷暑,超常規(guī),超負荷,日夜奮戰(zhàn),取得了顯著成績。在2003年下半年短短的5個多月時間內,縣際公路開工530公里,完成305公里,完成投資2億元,創(chuàng)造湘西公路建設奇跡,為過去油路大中修10年的工程量和20年的投資,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突破。2004年,仍以國省道改造為重點的西部縣際公路建設工程,全年開工261公里。實際完成路面改造182公里、路基改造46公里,完成投資1.55億元。2005年,縣際公路項目續(xù)建及掃尾工程5個,完成縣際公路改造11公里;路面改造38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0公里;完成排水及防護工程933萬立方米;完成工程投資4619萬元。 通鄉(xiāng)公路建設成績斐然。2001年9月中旬,永順展(筆)小(溪)公路全線開工,2002年6月全線通車。該路長56. 728公里,總投資2720萬元,為山嶺重丘四級公路,是湘西自治州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30個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湖南省交通廳重點扶貧建設工程。它的竣工,使湘西自治州實現(xiàn)了鄉(xiāng)鄉(xiāng)通公路的宏偉目標。與此同時,開始了通鄉(xiāng)公路改造項目的前期工作。完成了500公里縣鄉(xiāng)油路勘察設計,與省廳進行建設計劃和資金銜接,起草了縣鄉(xiāng)油路建設的各項管理辦法。2005年召開全州農(nóng)村交通動員大會。是年12月永順吊井至桑植公路正式開工。 在整個“九五”至“十五”期間,湘西自治州始終狠抓“通達工程”,即通村公路建設。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常委先后多次聽取交通扶貧攻堅專題匯報,研究通村公路建設問題。州委、州政府下發(fā)的[1996]6號文件《關于加快全州公路建設的決定》明確規(guī)定:州、縣市財政每年安排250萬元,其中州財政30萬元,龍山、永順、花垣、吉首、瀘溪和鳳凰6縣市各30萬元,保靖和古丈兩縣各20萬元;以工代賑從1996年起,每年安排300萬元,連續(xù)安排3年投入通村公路建設。各縣市為通村公路建設出臺了優(yōu)惠政策,各部門為通村公路建設大開綠燈,減免一切稅費。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鄉(xiāng)鎮(zhèn)長帶領群眾,冬戰(zhàn)三九,夏戰(zhàn)三伏,大修通村路、致富路。廣大群眾更是熱情高漲,田土自己調,房屋自己搬,墳墓自己遷,公路自己修,不要分文補償,不計任何報酬。1995 -2005年11月,全州共籌措資金1.58億元,群眾投入義務工日3300多萬個,共新修和改修通村公路4600多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271個,行政村通公路率由1995年底的62.62%上升到2005年底的95%。 四、橋梁 州內公路橋有石拱橋、雙曲拱橋、梁式橋和鋼鏈吊橋等結構形式,以石拱橋為主。隨著設計和施工技術的改進、發(fā)展、創(chuàng)新,公路橋由小跨徑向大跨徑、重型橋向輕型橋發(fā)展,形成多肋多波、無肋、石肋等多種形式。空腹式、全空腹式的石肋拱替代石板拱橋,造價降低,廣為采用。 1937年3月,湘川公路瀘溪縣境能灘吊橋開始施工,1938年5月建成通車。該橋為鋼質鏈條式吊橋,兩條懸索重30多噸,各長82. 08米,跨徑80米,高20米,橋面寬4.5米,載重標準10噸,為中國最早修建的公路鋼鏈吊橋。1970年1月,在能灘吊橋下游75米處,建成湖南省內第一座大跨徑空腹式石拱橋——能灘大橋,能灘吊橋光榮“退役”。 由湘西自治州交通技術隊林多清設計,1965年12月建成的吉首縣萬溶江大橋(主孔凈跨38米,全長95米),為境內第一座空腹式石拱橋。1990年建成的1跨120米長全空式石肋拱橋——鳳凰縣烏巢河大橋,被譽為“天下第一大石橋”,1992年7月獲湖南省交通廳科技進步一等獎。雙曲拱橋始于1966年建成的吉首大橋。1974年,采用吊裝建成的酉水羅依溪懸鏈式不等跨雙曲拱橋,最大跨徑116米、橋身高80米,為當時中國之最,至20世紀90年代仍為國內第二大雙曲拱橋。1995年,全州公路橋共658座,總長1.8771萬米。國道、省道151座橋中,雙曲拱橋7座、石拱橋143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橋1座。縣鄉(xiāng)公路中,石拱橋居多。 1997年6月28日里耶大橋建成通車。該橋是湘西自治州第二大橋,全長395.3米,6孔,每孔跨徑53米,寬10米,其中橋面凈寬7米,總投資1302萬元。 2002年底建成通車的吉羅公路,有大、中、小橋梁1937延米/30座。橫跨酉水的王村特大橋,于2001年3月開工,2002年12月21日大橋鋼管拱吊裝合龍,2003年7月1日竣工。該橋長302.5米(含引橋),寬12米,單孔凈跨203米。為湖南省跨徑最大的中承式鋼管砼拱橋。 五、渡隧 州境山川險峻,公路多跨水越山,原設置渡口、開鑿隧道甚多,至1995年,尚存渡口有龍山縣境里耶、瀘溪縣境潭溪、保靖縣境清水、涂乍、隆頭、鐵廠等6處。里耶渡口建于1966年12月,時有渡工4人,雙車渡船1艘,人力擺渡,至1995年,有6車機動渡船2艘、60噸位,拖船2艘、117.6千瓦,職工14人,全年運車1.2695萬輛。 州境公路隧洞建設始于常(德)永(順)公路的青天埡隧道。1953年3月開工,5月竣工,全長31.2米,路寬6米,凈高5.5米,隧道內縱坡2%。保靖縣境有偏巖隧道(209國道上),永順縣還有登隆坡隧道(209國道上),龍山縣境有小馬鬃隧道。登隆坡隧道,1976年由州交通局游清高設計,1979年9月永順縣養(yǎng)護段施工,1981年7月建成通車,隧道全長246.8米,共動用勞力13萬個工日,耗資74.6萬元。隧道南、北各書對聯(lián)一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地作琵琶路為弦唯我能彈。 公路以玉帶迎來四化圖景;路工如畫家繪制滿園春色。 該隧道建成后縮短公路里程2.74公里,降低公路高程87米,減少急彎21處,充分表現(xiàn)了養(yǎng)路工人的豪邁氣概。 吉羅公路是州境隧道最密集的公路,有隧道5座,總長3026米,另有明洞2座190米。其中古丈棲鳳隧道為州境最長的公路隧道,長980米,凈高6.8米,路面寬7米。 六、公路養(yǎng)護 至2000年底,共開挖、砌筑標準水溝854公里,整修標準路肩831公里,創(chuàng)形象路278公里。州公路局管養(yǎng)的1766公里公路中,有良等路1181.9公里,干支線綜合好路率67.4%,其中國、省道和縣鄉(xiāng)道好路率分別為81%、77.2%和58.7%,均超過了省定目標。地方公路管養(yǎng)的1899.81公里公路中,有良等路1151.8公里,各項好路率均超過計劃指標。 2005年,公路部門養(yǎng)護的1462.18公里評定里程中,有良等路1065公里,次等路396公里,沒有出現(xiàn)差等路。綜合好路率72.88%,其中,國省道干線綜合好路率88.10%,縣鄉(xiāng)道綜合好路率63.35%。 七、公路運輸 “九五”期間,公路運輸管理部門按照“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以客運為重點,積極發(fā)展和培育公路運輸市場,使之呈現(xiàn)出活躍有序的局面。2000年底,全州擁有各種客貨運輸機動車輛1.1249萬臺。其中營運客車2202臺,貨車3040臺,運輸拖拉機2617臺,其他機動車3390臺。隨著運輸經(jīng)營結構的發(fā)展變化,運輸車輛結構逐漸形成了大、中、小型和高、中、低檔的局面,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需求。全州共開行206條客運班車線,日發(fā)客班2080班次。2000年,全州完成貨運量762.42萬噸,貨物周轉量4.5495億噸公里;完成客運量3717萬人次,客運周轉量9. 6313億人公里。2003年,全州公路運輸經(jīng)營戶達9624戶,擁有營運客車3299輛,貨車4188輛,其他機動車1416輛,拖拉機2674輛,道路客運線路308條;新增貨車132臺/465噸,更新客運運力686臺/9604座,其中一半以上為中高檔客車。2005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4076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5. 3297億人公里,同比分別比上年增長3.8%、3.3%;完成貨運量860萬噸,貨運周轉量6. 3283億噸公里,同比分別比上年增長3.5%、4.5%。全年新增省際客運線路4條、地際客運線路3條、縣際客運線路6條。客貨運力也明顯增加,新增運力1245臺,其中,客車120臺,貨車1125輛。2005年春運期間,全州共投放客車2475臺,累計發(fā)班13.49萬個,加班831次,包車394次,運輸旅客228.63萬人次,其中廣東4.24萬人次,其他省市8.42萬人次。“五一”、“十一”黃金周共投放運力2612輛,累計發(fā)班21263次,其中加班、包車701次,運送旅客40.4萬人次,完成營業(yè)收入479.4萬元。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西部大開發(fā)為湘西自治州加快交通建設提供了大好機遇。人們堅信,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的文明之路、生態(tài)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就在前方,就在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的手中,就在他們的腳下……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推薦信息
- 熱門信息
-
- 湖南湘西鳳凰古城簡介 [19526]
- 【湖南懷化市城市介紹】 [3340]
- 【歷史文化名城岳陽城市介紹】 [3055]
- 【湖南衡陽旅游城市介紹】 [2627]
- 【張家界城市概況】 [2473]
- 【常德城市介紹】 [2379]
- 【湖南省會長沙市城市概況】 [1723]
- 【毛主席故里湘潭韶山】 [1106]
- 張家界商業(yè)商鋪黃頁 [1104]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qū)概況——地理環(huán)境(一)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