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資訊
桑植白族喪舞
更新時間:2017-12-09 12:54:25 來源:z5z9.cn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白族人做喪事,有一種祭祀歌舞,叫“大繞棺”。樊禪的《蠻書》記載:“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大家都可在三元老司和道士的操縱下,圍繞棺材,在圍鼓、嗩吶等器樂聲中跳舞。有時,光靠跳舞,還不能盡興,于是,板凳龍(舞)就上了陣。 板凳龍,以長板凳為道具。長板凳長四尺二,高八十公分,四條腿,板凳龍就是將長板凳當作龍來舞動,故名板凳龍。 白族板凳龍與土家板凳龍不一樣。土家板凳龍有一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甚至多人舞,而白族板凳龍僅三人舞。由一人持板凳的后兩只腿,前面兩人各持一條腿,隨后者不停地舞動,將板凳當成龍來玩耍。前者似龍頭,后者似龍尾。中間似龍身。板凳龍與舞龍不同,龍頭前不需要持龍球者,也不需要舉行諸如“趕火神”之類的祭祀程序。只需按預定的套路,有節奏的飛舞板凳,制造強烈的動感和美感。 桑植板凳龍套路多。常見的有“大田門”、“小田門”、“ 龍擺尾”、“梭梭步”,還有“九牛推磨”、“過火焰山”、“七星斗點”等。其中有一些武術動作,據傳,白族板凳龍起源于一次戰斗,白族族人與外敵相拼,來不及拿武器,就用板凳攻擊敵人,結果,將敵人打得抱頭鼠竄。從此,白族一些民間武師,精心鉆研,形成一套威力強大的拳種——板凳龍拳。民國時期,桑植洪家關出了一名板凳龍拳高手,名叫谷采芹,他舞板凳拳,一二十人不能近身。后來,桑植劉家坪等地的白族藝人將板凳作道具,揉合了一些武術動作,改編為有名的桑植板凳龍舞。 桑植板凳龍作為一種民族舞蹈,有節奏,有音樂,但沒有唱詞。舞者也只需要三人。舞時,前面兩人不時隨后者的龍身擺動,左右翻飛,上下起舞,舞到精彩處,其形如蟠龍纏繞、虬龍嬉戲,讓觀眾獲得藝術享受。 桑植板凳龍運動量大。板凳是硬道具,笨重又不靈活,舞起來特別賣力,加上一條板凳,有三人固定,活動范圍受到局限,舞龍三人,手腳運用講究連貫一致,必須得心應手,龍才能舞得成形,才有氣勢,有節奏,有美感,加上圍鼓、嗩吶不停地吹打,舞者劇烈運動,不敢怠慢,手、腳、肩、頭、腰、臂、臀、眼等多個器官處于高速運動狀態,舞者所作的劇烈運動可想而知。 桑植板凳龍具有美感和趣味性。板凳龍的招式獨特,演示各種各樣的動作,給人過足戲癮,加上與“大繞棺”、“散花”同臺競技,不得不佩服白族喪舞表演魅力的強大。板凳龍中,制造了一些滑稽的細節,耐人尋味。如起舞前,舞者相互開導說:“好盛(好點)舞,莫砸到你的狗腦殼!”另一個會說:“我等兒打個閃(故意失誤),一凳兒戳你的鼻梁桿。”舞完,主人宴請,常這樣喊:“凳師傅,板凳舞起了花,獎你一砣肉嘎嘎(肉)!”詼諧活潑的對白,趣味無窮。 桑植板凳龍作為喪舞,一般只在辦喪事的過程中出現,表演時間較短,長者半個小時,短者十來分鐘,有套路,合音樂,三人成舞為其主要特征。解放前,板凳龍在白族村寨流行,有一些藝人專門從事板凳龍的演出,到喪家表演甚至不請自到。因為對于辦喪事的人們來說,板凳龍最實惠又最受歡迎,舞者不圖報酬、不講利市,開銷少,只需一餐飯就可張羅一臺民族味很濃的地方戲,還可將喪事打造得熱熱鬧鬧,隆重氣派;對板凳龍舞者來說,喪家提供了一個場所和機遇,給板凳龍這門藝術展示的機會,使得板凳龍這門喪舞,不為世俗所拋棄。如今白鄉,板凳龍雖難得一見,但仍有一些老者在傳承著,適時拋頭露面,如麥地坪白族鄉的鐘會龍,他玩板凳龍仍有板有眼,還帶徒傳授。 桑植板凳龍道具取材方便,舞者少容易組織,舞起來有看頭,很受桑植民家人喜愛,由此一直在桑植白族村寨里傳承流傳著。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推薦信息
- 熱門信息
-
- 田家老院子 [12934]
- 張家界一中高考成績創新高 [5444]
- 關于安張衡鐵路(西安廈門鐵路湖南段)立項勘察的建議 [4665]
- 桑植一中高考再創佳績 [4305]
- 方言劇《故事三下鍋》爆紅 [3866]
- 桑植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765]
- 鸕鶿灣大橋將于今日通車 [2229]
- 雙目失明的湘西11歲“小宋祖英”誓與死神頑強抗爭 [2228]
- 張家界軍分區領導班子調整 [1675]
- “5A戶外”在新起點上邁步 [1457]